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智淼新款一體式二合一煙溫試驗器及紅紫外火焰探測器功能試驗器
- 智淼新款一體式二合一煙溫試驗器升級版
- 消防水池取水口的最大吸水高度為什么要不大于6米?
- 某商場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問題分析評估
- 建筑消防設維護保養報告怎么寫?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聞
廣州六大部門出動整治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出臺充換電設施建設技術指引!
- 作者:消防評估設備
- 發布時間:2022-07-25 09:00:52
- 來源:www.zgals.com/
- 點擊:610
7月21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廣州市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市消防救援支隊、市住建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關情況。
力爭集中區域、各新建住宅小區、
住宅建筑100%建設集中充電設施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黃紹偉通報,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火災1212起,造成4人死亡。其中,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32起,占火災總數的19.8%;死亡2人,占火災亡人數的50%。經統計,74%的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在居民住宅樓內,起火原因80%以上為電池熱失控引起。
黃紹偉表示,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州市場上有4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品牌眾多,電池互不兼容,有近50%安裝的電池超過了三年保質期,部分經營者不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大大增加了安全風險,而使用電動車的群眾對這類風險認識不足。
目前,廣州市已建成的集中充電場所不足1萬處,按照充電行業1個充電場所設置20個插座,1個充電插座服務5輛電動自行車的標準計算,全市集中充電場所缺口多達3萬處。
黃紹偉介紹,2022年1月份下發的《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從制度建設、責任明確、綜合治理、宣傳引導等方面,全面部署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隊 將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納入《廣州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規劃》和正在編制的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消防規定》。上半年,消防救援支隊結合消防安全“掃雷”行動,累計排查社會單位12.17萬余家,發現并清理違規停放、充電2.3萬輛次。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組織全市18家生產企業參加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宣貫培訓,制定《廣州市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技術指引》。 廣州供電局 制定《廣州市公共場所(戶外)用電設施建設及運行安全規程》,明確配電柜建設規范等標準。 市公安局 嚴厲打擊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的違法行為,2022年以來,查處電動自行車超標、非法改裝、加裝、拼裝4.39萬宗。 市住建局 牽頭成立市電動自行車充電換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全市已有2000余個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建設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 市市場監管局 組織相關企業、行業協會開展調研,推動外賣行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換電設施建設。
一是加大電動自行車規范上牌工作,全方位開展“線上+線下”交通安全宣傳,多途徑推進存量電動自行車上牌工作。 二是加強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開展全市電動自行車配件生產、銷售場所執法檢查,并強化違規銷售改裝電池專項治理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 三是加快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換電設施建設,力爭既有居住小區、城中村和村民自建房集中區域100%建設集中充電設施,各新建住宅小區、住宅建筑100%同步建設集中充電設施。 四是加大聯合執法工作力度,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管理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 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進行查處。 五是廣泛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宣傳教育,通過現場培訓和新媒體宣傳等手段,開展電動自行車火災案例警示教育,普及防火安全和火災撲救常識。
黃紹偉提醒,違章停放電動自行車屬于違法行為。目前,消防救援支隊已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等違法行為行政執法70多宗。廣大市民群眾應選購合格的電動自行車產品,不要在樓道、門廳等公共區域違規停放和充電,更不要將電池帶回家中充電,共同維護社會消防安全。
全市超六成小區完成充電設施建設 已建充電端口約135600個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李朝暉表示,近年來電動自行車數量快速增長,小區的安全充電需求也不斷攀升。為進一步做好物業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主要開展的工作有三個方面:
一是對于規劃建設和擬建的住宅小區,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做好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的規劃,市住建局督促建設單位按照規劃要求做好設計、施工管理; 二是對于既有住宅小區,由各區政府根據各區實際情況和各小區業主的需求、意愿,依法組織開展本轄區內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換電設施建設工作。 一是為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市住建局多次組織消防、工信、規劃、各區政府以及充電設施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等各方代表座談,溝通協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引導業主共同決策,加大工作推進力度; 二是不定期組織對各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進行督導,目前全市已有約2260個有物業服務的小區完成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約占全市物業小區總數的65%,已建充電端口約為135600個。 市住建局印發了《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加強物業小區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協同消防部門加強對小區內電動自行車的安全管理,督促各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對充電設施及配置的消防器材進行定期維護; 對違規停放、充電以及堵塞消防通道的行為及時制止,制止無效的,報告消防部門依法查處。
李朝暉介紹,下一步,市住建局將協同消防、工信、規劃、各區政府等相關責任單位繼續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的協調、督導力度,力爭到年底全市物業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基本覆蓋,促進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更加安全、規范。
推動《指引》全面普及落地 使充換電設施建設更安全、便民、利民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陳鍵華介紹,《廣州市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技術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以“安全、便民、利民”為原則,從供配電系統、充換電系統、監控系統及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對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提出了全面技術要求。
一是對供配電系統,要求“一專,兩不低于”。“一專”是指充換電設備線路應設置專用配電箱。“兩不低于”是指配電箱安裝高度不低于1.5米,充電柜與換電柜配電箱及輸出線容量不低于總功率,并預留余量。
二是明確充電插座技術指標,要求產品具有漏電保護、短路保護、過充保護等安全功能,特別是針對廣州雷雨天氣較多的情況,對室外無雨棚遮擋的停放充電場所要求具備雷雨天氣自動關閉電源輸出的功能。
同時,對于充電插座的使用壽命,《指引》提出了正常插拔次數應不小于1萬次的要求,能夠有效避免插座頻繁插拔導致接觸不良等問題。
三是明確充電柜與換電柜技術指標,要求具備電池充滿后自動斷開、輸出過電壓保護、輸出短路保護、漏電保護、水浸保護、防雷保護等功能,同時必須在柜內安裝滅火裝置,柜內出現明火或溫度超170度時,5秒內觸發滅火裝置并自動滅火,通過以上功能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四是明確監控系統建設,要求充換電區域設置可視探頭,充換電控制器應具有通信功能,要與運營企業應用平臺進行網絡實時傳輸,以便實現遠程操作、問題反饋、安全自檢等功能。
此外,《指引》還要求充換電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采用圍欄等防護措施進行隔離,室內充換電區域須設置排風裝置。
陳鍵華表示,下一步,市工信局將配合消防、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指引》的社會宣傳力度,力爭《指引》全面普及落地,使得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更安全、更便民、更利民。
出動執法人員1.7萬人次 罰沒款44.97萬元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吳岳德介紹,目前,全市排查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18家、銷售店2226家,采取“三個強化”措施,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方面違法行為。
一是強化專項執法檢查。持續開展每周一次專項執法檢查,依法打擊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環節違法行為。2022年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7萬人次,檢查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企業1.4萬戶次,立案查處質量違法案件59宗,罰沒款44.97萬元。
二是強化質量監督抽查。梳理電動自行車質量違法案件和火災情況涉及的品牌,通報相關部門并提出工作建議。同時,加大質量抽查力度,2022年市市場監管局計劃抽檢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的批次數量,將比2021年增加75%以上(2021年共監督抽查89批次)。
三是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加強日常巡查、聯合檢查、政策宣貫,對問題企業進行重點約談。截至目前,全市2226家電動自行車銷售店簽訂了《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在銷售店張貼“禁止非法改裝”宣傳畫報5600多份。同時,通過微信微博和各大媒體,廣泛宣傳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和非法改裝的危害。
吳岳德表示,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安全“百日行動”專項整治,集中力量進行“回頭查”“重點查”“聯合查”,進一步規范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經營秩序。
市市場監管部門告誡全市電動自行車經營者:
不銷售未取得3C認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不銷售無廠名、廠址和執行標準的“三無”電動自行車用蓄電池和充電器等配件。 認真查驗、核對供貨商的經營資格、產品合格證和3C證書。 不得為消費者提供非法加裝、改裝電動自行車等違法服務。
市市場監管部門呼吁廣大市民朋友:
通過合法渠道購買電動自行車,保留好購車發票、產品合格證等票據; 購買電動自行車時,重點檢查整車編碼、電動機編碼,以及蓄電池的型號、種類和制造商等信息是否與合格證一致; 依法依規使用電動自行車,注意加強日常維護保養,自覺抵制電動自行車非法加裝、改裝。 如廣大市民朋友發現有涉嫌違法銷售電動自行車,提供非法拼裝、加裝、改裝電動自行車等質量違法行為的,可以撥打12345熱線舉報。 每天設置104個高峰崗、 54組“羊城鐵騎”加強常態管理
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副支隊長林圣康介紹,2022年以來,針對超標、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違規上路等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部門從三個方面加強管理。
一是依托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平臺,通過常態管理與專項打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相關治理工作。交警部門每天設置104個高峰崗、54組“羊城鐵騎”,加強常態管理;先后聯合市場監督、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部門以及各區政府,組織開展全市統一行動22次,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70.25萬宗,其中電動自行車超標、非法改裝、加裝、拼裝4.39萬宗。
二是在登記上牌方面進行嚴格把關。2021年11月2日,廣州市啟動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工作,為方便廣大市民登記上牌,全市共設置警郵上牌網點165個,帶牌銷售門店2158個。為避免涉嫌超標、非法改裝等車輛通過相關渠道取得牌照,交警部門采取了嚴格審核申請資料、系統自動校驗、統一后臺審核等方式進行多重把關。截至目前,后臺審核退辦的不合規車輛約10萬輛,現場查驗審核不予通過的不合規車輛約3.5萬輛。
三是加強宣傳曝光。全市設立174個“五選一”交通勸導教育點,通過廣州交警自媒體平臺大力宣傳電動自行車超標和非法改裝的危害,普及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發布博文267條、短視頻58條,系列短視頻播放量達5億次。定期曝光外賣企業違法數據排名,推動企業加強違法騎手懲戒。
駕駛超標、非法改裝、加裝、拼裝的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屬于交通違法行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擅自改變電動自行車的外形、結構、重量、速度,更改原廠控制器或更換大容量電池,將使車輛安全性能大幅下降,存在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按照廣州市關于實施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的通告的有關規定,符合登記上牌條件的在用電動自行車,應在2022年9月30日前辦理登記上牌,10月1日后將對未登記上牌仍上道路行駛的電動自行車依法予以處罰,請市民群眾盡快辦理登記上牌;過渡期號牌有效期到2023年11月30日,請提前做好相關規劃。
來源 | 廣州新聞發布
標簽:
智淼消防評估設備廠家:消防評估軟件,消防評估儀器,煙氣分析儀,煙密度儀,輻射熱通量計,人員疏散模擬軟件,煙氣流動模擬軟件,結構安全計算軟件,消防安全評估設備軟件網站:http://www.zgals.com/;消防評估設備軟件熱線:4006-598-119